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 于 我 们 > 教会专栏 > 文章 当前位置: 教会专栏 > 文章

基督教在日照的教会历史简介

时间:2013-08-0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文摘    作者:爱光长老编辑 - 小 + 大

(有了解老日照教会历史的朋友请联系 古长老:13066079419;QQ:710052249)
 
 
一、    历史沿革
 
(一)长老会
 
  美国北长老会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North)属于加尔文宗,由教徒推选长老与牧师共同管理教会事务。美国长老会国外传教部成立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1843年后来华传教,美国南北战争时分裂为南、北长老会,在山东传教的北长老会是近代山东境内势力最大的西方差会。
 
  1861年5月,盖利夫妇和但福思夫妇进入登州,6月,倪维思夫妇来到登州,开始了该会在山东的传教活动。此后,梅理士夫妇于1862年6月、狄考文夫妇和郭显德夫妇于1864年1月先后来到登州。1862年,该会发展了第一个山东教徒林青山,在登州建立了北长老会第一个教会,并在登州四乡旅行布道。林青山后成为登州教会第一任长老。1862年,倪维思夫妇在登州建立了一个女童学校。这是近代山东出现的第一所女学,也是第一所教会学校。1864年,狄考文夫妇在登州建立了一所男童学校,称蒙养学堂,学制6年,1871年设高等科,学制改为9年。该校于1876年改名为文会馆,狄考文任学校监督至1895年,后由赫士、柏尔根继任。1904年迁至潍县,改名为广文学堂,后于1917年发展成为设在济南的齐鲁大学文科。
倪维思宣教士在烟台
梅里士 C. R. Mills
      1887年,梅耐德(梅理士续妻,纽约聋哑学校教师)在登州建聋哑学校,名为启喑学馆,是近代中国出现最早的聋哑学校。该校为便于向美国信徒募捐,对外称对华聋哑人布道会。1898年移至烟台,改属烟台教会,更名为启喑学校。启喑学校除进行哑语教学外,还开设工艺课,进行职业教育。该校后来向全国招生,同时为各地培训师资。

启喑学校

  登州教会成立后10年内未有医疗事业。1871年起,柏德森、卜类思等先后在登州施医。1883年,传教士聂会东来登州开设医院,后逐渐发展,并建有医校。医院于1925年卖给中国教徒,续办至1937年。1913年,登州教区共有教会4处,教徒1062人,学校31所,学生689人。
 
  1862年7月,传教士麦嘉缔到烟台行医布道,收效甚微。1866年郭显德夫妇转至烟台传教,建立烟台教会,推举中国教徒王 为长老。同年,烟台、登州教会联合成立山东长老会,梅理士任会正,狄考文任书记。郭显德于1873年至即墨传教,引起教案,经美国驻烟台领事干涉结案。此后,北长老会建立8处传教点,设立教会小学,并发展至胶州、崂山等地。
狄考文
  1866年,郭显德在烟台建文选学校,同时开一博物馆,以吸引中国人对教会的注意,每年有数万人参观。1867年,女传教士杜宇宁开女童学校。1887年建会英书院,系3年制师范学校。1894年,文选学校与会英书院合并,成立会文学校。1897年,传教士韦丰年建英文学校实益学馆,教授英文和西学知识。会文学校与实益学馆后于1920年合并为益文学校,1923年又另建真光女子中学。烟台教会自1885年设立药房,得中国长老刘寿山捐助,施医布药。1908年,传教士稽尔思建毓璜顶医院,1912年落成医院大楼,分科治病兼传道。1913年,烟台教区有教会9处,教徒1261人,学校23所,学生724人。

郭显德

  1871年,北长老会传教士文璧自北京至济南设立传教点。其后,隋斐士牧师夫妇和莫约翰夫妇等传教士先后来济,在东门里搭蓬布道。1881年因在城内西大街置地建房引发教案,在美国公使干涉下,至1884年以退还原房价及赔偿损失结案。1884年建立教会,1894年始在东关建教堂,后在南关购地,建成教会中心。先后创办济美男中和翰美女中,后合并成为齐鲁中学。建华美医院,分男女两院。1890年,传教士聂会东在济南建华美医院医校,1902年该校有4个班,学生22人。该医校于1906年与英浸礼会的医校合并,成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共合医道学堂。济南教区1913年有教会6处,教徒1056人,学校39所,学生593人。
 
  1866年起,郭显德多次到潍县一带传教,发展中国教徒。1882年,传教士良约翰夫妇和狄乐播夫妇至潍县,开辟传教点,并建格致院。次年建潍县教会,并在东关李家庄置地,历时两年,建成乐道院,成为潍县教区的中心。乐道院内有教堂、男校文华书院,1887年建成医院,1892年女传教士宝安芙在女学基础上成立女子中学文美书院。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当地群众烧毁了乐道院。1902年,北长老会利用庚子赔款大规模重建乐道院,教会势力向周围各县扩张。1913年,潍县教区有教会29处,教徒4998人,学校71所,学生1847人。
 
  1877年,倪维思利用救灾进入沂州传教。其后,郭显德等传教士先后到沂州府布道,并发展到沂水、苍山、郯城、费县、平邑、莒县、日照等地。1889年山东长老会会议决定开辟沂州教区。方维廉等4名传教士于翌年3月建沂州教会。同年建一小医院,由传教士章嘉礼主持,1912年后扩建,命名为思怀医院。1907年建保爱中学,后建慧英女子中学。沂州教区教徒,1898年280人,1899年303人,1906年497人,1907年542人,1908年571人,1910年678人。1913年有教会6处,教徒1196人,学校23所,学生356人。

倪维思 牧师 (John L. Nevius, 1829-1893)

倪维思 牧师

  北长老会开设济南教区后,文璧、洪士提反、李佳白等曾至济宁行医布道,后建男医院思巴医院,女医院思弘医院。良约翰夫妇于1892年建济宁教区。1894年建思良学校,1907年建钦纳德女子学校,都设有中学。1913年,济宁教区有中国牧师1人,中国布道人员35人,教会2处,教徒1375人,学校24所,学生382人。
 
  19世纪90年代,传教士方法廉曾到青岛一带传教。德国占领青岛后,北长老会山东教会指派柏尔根到青岛,经德国殖民者同意后,于1898年建立青岛教会,并建崇德中学等多处教会学校。1913年有教会16处,教徒2196人,学校72所,学生1060人。1917年与烟台教区重新划分传教区域,除青岛外,辖平度、高密、胶县、即墨、崂山等地教会,由史荩臣主持。
 
  1904年,传教士叶克斯等到峄县活动。1905年,传教士富维思开设峄县教区。1907年设教会学校,并在南关建实业中学、崇德女子中学,1906年建医院。1919年,女传教士万美利开办孤儿院,并在台儿庄设妇科医院。1923年,峄县医院得美国国内长老会捐助,扩建成瑞门德医院。
 
  19世纪北长老会济宁教会即在滕县开展布道活动,并设立教会,发展教徒。滕县教会初隶峄县教区。1913年山东长老会设立滕县教区,称滕县华北基督教会,派罗密阁主持。1916年建福音医院,由女传教士道德贞主持,后改名为华北医院,时与华北神学院、华北弘道院、华北孤儿院和设在北关的华北基督教会并称“五北”。1913年,峄县教区和滕县教区共有教徒176人,学校16所,学生257人。
 
  该会注重在山东培养中国布道人员。1872-1874年间,狄考文在登州开办神学校,培养学生12名。此后,北长老会又在其他一些地方开设了教士馆或神学班。1904年,北长老会派传教士赫士等到青州与英国浸礼会合办神学院,将其在烟台、登州、曲阜、潍县、沂州等地的有关机构都合并到青州,建成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做为与英国浸礼会合办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组成部分,1917年成为齐鲁大学的神学院。1913年,北长老会传教士狄乐播为纪念其兄狄考文在滕县设立新民学校,委派赫士负责,设圣经科、师范科和神学科,其主体是进行神学教育和培养中国布道人员的神学学校,1927年改名为华北弘道院。1918年秋,传教士赫士在滕县创立华北神学院并担任院长。华北神学院和华北弘道院成为美国北长老会培养中国教牧人员的基地。除此之外,各地教会都建有许多圣经学校,济南有妇女神学校,临沂有乐义学校和基督教圣道院,蓬莱、烟台、济宁、潍县、峄县都有妇女圣经学校,峄县有基督教自助修道院,高密有妇女爱道院和东鲁圣经学校,济宁有华育证道院。
 
  北长老会的中国布道人员在差会中为数最多。1899年全省差会共有485名中国布道人员,北长老会290名,占全省的60%。1910年有按立牧师19名;1920年有按立牧师49名,中国布道员共329人;1937年有中国布道人员808人,均居全省第一位。1908年该会的中国教士成立国内布道会,派布道人员到河北保定等10个城市中进行布道活动。北长老会中国牧师丁立美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布道活动,影响较大。1912年国内布道会演化成为济南自立教会。1912年后,许多传教点建立了由同等数目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组成的合作委员会,讨论传教点的基金在布道、教育和医疗方面的花费。1926年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研究向中国人转移权力的问题。1927年,美国北长老会的烟台教会、青岛教会和登州教会加入了中华基督教会。1928年,它们和英国浸礼会的四个教会组成了中华基督教会山东大会,分别为其东海区会、胶东区会和济南区会。1949年,潍县教会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山东大会。
 
  1899年,该会在山东共有传教士59人,教区6个,传教点235个和教徒5429人,教徒人数占全省的43%。1910年,该会在全省有教区8个,传教士69人,教堂和传教点278个,教徒8962人,学校187所,在校学生3145人。1920年有教区9个,传教士和差会职员135人,教堂和传教点488个,教徒14789人,医院11所,学校454所,在校学生8193人。1937年有教徒23124人。1949年有教徒3万人左右。
 
 
(二)浸信会
 
       瑞典浸信会 (Swedish Baptist Union Board)属于浸礼宗,成立于19世纪中叶,80年代后来华活动,称瑞华浸信会。瑞华浸信会于1877开启国外宣教事业,并派宣教士到中国与内地会联络,当时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先生也来到了瑞典(1888年),在伯特利浸会神学院讲道。戴氏报告了该会在中国的宣教工作,并鼓励瑞典差会参与中国宣教事工。当时有三位神学生受感愿意前往,这三位便是文道慎(Carl Vingren),令约翰(J.E. Lindberg)与任其斐(J.A. Rinell)(任其斐牧师于1894年到达胶州),这三人便是最早蒙召来胶东的瑞典宣教三杰。

文道慎 牧师(Carl Vingren)

任大牧师在胶州浸信会礼拜堂结婚照

任其斐老牧师(J.A. Rinell)夫妇

 
      1892年传教士温格林(文道慎Carl Vingren)和令(波尔)约翰(J.E. Lindberg等到胶州传教,并于次年至高密设布道所。1899年建胶州教会,有教徒6名。1904年建诸城教会,担任牧师及瑞华学校校长,在北关建一福音堂。20世纪初在诸城建瑞华医院,规模较小,1937年抗战前停办。1915年,安道慎在高密设立教会,后办圣经学校,设医院,建小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差会经费减少,教会基本由中国教徒支持。令氏除宣教外,特别重视文字工作,着有中国祭先源流和仪式各国浸信会在华布道事业等书。令牧师传道,极重视社会服务工作,除设学校,医院外,也热心宣扬戒毒与妇女放足等事工,开风气之先。他传道的脚踪遍及胶东,诸城,日照,莒县等地,这些县市为瑞典来华早期宣教之重镇。

令约翰 牧师(J.E. Lindberg)

        1920年,牧师约翰老令(瑞典人,又叫令波尔约翰或令约翰J.E. Lindberg)从诸城来日照境内,在城内购置一幢民宅,设立“日照耶稣教福音堂”,开始传教。至1925年,仅在县城及附近发展5名教徒和几个未受洗礼的慕教者。此后,教会数次组织“大篷布道团”,在城区及乡村进行传教活动,仅在南乡、西乡有少数人入教。1926年,教会还在城内创办“日照县浸信会小学”(在今市联社大院以西)。由于经费得不到瑞典教会的支持,未及两年即停办。1929年,教会还在汉家皋陆设立福音堂,一年后停办。1931年,下元村教徒秦强农在本村出资建立福音堂,并创办小学,因入教者太少,未足两年便停止活动。由于教徒很少,牧师未在境内定居。先后来传教的瑞典牧师有约翰老令、狄奎德、杨道荣及万理德。1938年,美籍瑞典牧师令阜顺(约翰老令之子),用教会的拨款在城内盖瓦房10间,定居传教。1941年,境内仅有男教徒10人,女教徒6人。1944年,令阜顺在青岛被日军拘捕,外籍牧师在境内的传教活动结束。1945年,中国籍传教人员庄文奎、张淑玉夫妇从莒县来主持教务,将“耶稣教福音堂”改名为“中华基督教会”。汉家皋陆和下元村仍设支堂,有教徒百余人。1947年秋,教会停止活动。建国后,宗教活动基本停止。

左隅为令约翰牧师,右边为任其斐牧师夫妇,他们於1894年抵中,

稍后他们的大儿子任汝霖在胶诞生(抱在任老师娘怀中之婴儿)

宣教士下乡布道

                                       (待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日照市东港区艳阳路基督教活动场所

联系电话:13066079419 (古长老) 微信号:13066079419(爱光渔夫) 网站维护 QQ:329712046(沙滩海苔)

鲁ICP备2024068239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2022)0000169号 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代码:51371102MJE725196Q